用户空间 简体版| 繁体版
网站支持IPv6
无障碍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政府信息公开 > 法定主动公开内容 > 政策解读

【文字】《钦州市水库水域租赁管理指导意见》 政策解读

2021-12-10 10:05     来源:钦州市水利局
分享 微信
头条
微博 空间 qq
【字体: 打印

   一、出台背景

  水库作为民生工程之一,是乡村振兴和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,在农作物灌溉、生态环境建设、水资源调配、人畜饮水、防洪抗旱救灾和扶贫就业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。2021年3月我局组织对全市水库水域租赁(承包)情况开展了一次摸底调查,调查发现我市388座水库中,出租312座,出租率高达80%,水库出租时未实行统一管理,租赁行为标准不一,秩序混乱,绝大部分水库水面出租的收入无法回流用于水库的日常管护。为了加强我市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,维护水库良好管理秩序,规范水库水域租赁(承包)管理行为,有效防治水库水质污染,保障防洪安全、城乡供水安全和农田灌溉用水,市水利局组织起草了《钦州市水库水域租赁管理指导意见》,并征求市直有关部门、县(区)人民政府、县(区)水利局意见,经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,形成了《钦州市水库水域租赁管理指导意见》。
  二、编制依据
  (一)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》
  (二)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》
  (三)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
  (四)《广西水利工程管理条例》
  (五)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》
  (六)《研究全市水库租赁合同清理整治有关问题的纪要》(钦政阅〔2021〕44 号)
  三、提出的新举措
  (一)对水库既往合同实施清理整治,重点对不合法、不公平、不规范等“三不”问题共7类合同进行整治清理。
  (二)明确水库水域租赁主体资格,水库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乡镇水利水土保持站、水库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为水库水域租赁主体;自然村和村委不具备国有水库租赁主体的资格。
  (三)明确租赁纳入公共资源交易管理,租赁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,专项用于水库维修养护、水库巡查值守人员聘用经费等。
  (四)提出水库水域推行生态养殖,非生活饮用水源水库,参考《广西壮族自治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(2021-2030)》有关规定,网箱养殖总面积不得超过水域面积的0.25%。
  (五)提出水库的水体水质目标和水质检测要求。
  (六)明确水库租赁合同清理整治及水库“清四乱”工作,纳入河(湖)长制工作职责考核。
  (七)制定水库生态养殖经营租赁合同参考样式。
  四、简要内容
  (一)水库既往合同实施清理整治
  县(区)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水库租赁合同清理整治工作;县(区)水利、生态环境、农业农村、自然资源等行政主管部门,负责查处承包经营过程中破坏水利设施、污染环境、违法养殖、非法占用土地、违法建设等行为;水库主管部门负责全面审查合同订立程序、合同期限、履约方式、出租人资格的合法性、价款的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转租(包)行为等,重点对不合法、不公平、不规范等“三不”问题合同进行整治清理。
  (二)水域租赁主体资格
  水库权属登记为乡镇水利水土保持站的,镇人民政府为该水库主管部门;水库权属登记为水库工程运行管理单位的,运行管理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为该水库的主管部门。水库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乡镇水利水土保持站、水库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为水库水域租赁主体,负责租赁合同签订,履行合同的权利和义务。
  (三)水域租赁管理
  水库水域租赁纳入公共资源交易管理;水库租赁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;水库水域租赁收入,应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和国库集中收缴制度的有关规定。
  (四)水域承包经营管理
  水库水域推行生态养殖,鼓励实行“自然放养”模式,严格控制网箱养殖;禁止投放无机肥、有机肥、生物复合肥、人工饲料等;禁止在水库管理范围内进行畜禽养殖;禁止在水库溢洪道进口段设置阻水拦网,承包人不得干扰水库日常运行调度和防汛安全应急管理工作。
  (五)水库水环境管理
  水库的水体水质应当达到水环境功能(水功能)区划规定的标准,且不低于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838-2002)Ⅳ类水质标准;承担生活饮用水供水的水库,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一级保护区执行Ⅱ类标准,其余水域Ⅲ类标准;利用水库库区、水域、岸线开发旅游、水上娱乐等经营项目,依法报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;水库主管部门应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水质检测,水质检测成果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报告。
  (六)监督考核
  水库租赁合同清理整治及水库“清四乱”工作,纳入河(湖)长制工作职责考核,列为市对县区、县区对乡镇年度绩效考评重要内容。
  五、其他说明
  我市水库经营租赁合同样式,应参考附件《钦州市水库生态养殖经营租赁合同》制定。

文件下载:

关联文件: